政策法规

小微企业信用危机根源:资产与资金期限结构错配

来源:网络 发布日期:2017-06-20 浏览:1216

 资产期限结构与资金期限结构的矛盾

  1.长期资产与短期资产,并非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

  企业经营过程表现为劳动与资产结合创造价值的过程。资产分为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前者在长期经营周转中得以回收,后者的回收表现为短期的经营周转。流动资产又分为铺底性流动资产与临时性(季节性)流动资产。所谓铺底性表现为在经营规模既定条件下的不可或缺的底限规模。所谓临时性则表现为经营规模既定条件下可伸缩的弹性部分。问题的关键在于,铺底性流动资产虽名为短期流动资产,实际上确是企业不得不持有的最低流动资产规模,对资金的占用期限上表现为长期,与固定资产的长期资金占用,并无差异。

  2.长期资金与短期资金,并非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

  从形成资产的资金来源看存在一个资金期限结构问题。即短期资金与长期资金的结构。不能粗暴的认为资金的长短期结构即是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结构。其中偏差主要是因为负债中长期负债的长期属性。从期限上看,长期负债和自有资金都是可以长期占用的资金形式,只有短期负债在短期内有刚性兑付要求。现实中,小微企业的长期负债主要表现为足值抵押物项下的抵押贷款,具有一定的长期属性。因此,考虑资金占用期限问题,应该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加以权变。

  3.资产期限与资金期限的错配是流动性危机的根源

  问题来了!如果临时性流动资金周转回来,并不能足额偿还短期负债,就表现为短期的流动性危机。所谓的债务到期了,偿还不了,信用破坏了。精确一点讲,如果临时性流动资产周转回流部分、期间净利润与固定资产折旧回流合计的现金流累积,不能满足短期负债的刚性兑付,企业将面临失信的尴尬!

  当然,上述问题的前提是没有破坏正常的经营周转。现实中老板们不得不得忍痛割爱,即从铺底性流动资金从调剂出所需额度以保全信用。然后通过谋求短期负债得以续贷来维持生意正常的周转。倘若短期负债规模得以维持,或通过续贷或通过更换机构,企业的短期流动性危机得以暂时避免。如果种种原因短期负债规模得不到维持,企业将因铺底性流动资金不足影响正常经营,丧失商机!

  所以,容易理解,临时性流动资金的规模与短期负债额度之间的差额,是能够显示短期信用危机程度的一个监控指标。这个指标在经营环境、融资环境恶化时尤其容易迅速劣化。经营环境恶化,或因市场需求下降或因下游回款不畅,经营周转放缓,可机动的流动资金额度减少;融资环境恶化,信贷机构收贷或缩贷,直接降低企业短期负债规模。由此,短期的信用危机爆发可能性剧增。

1.png

  小微企业经营与融资特征注定短期信用危机难免

  1.小微企业经营能力弱,可调控自由现金流有限

  小微企业多处于产业链末端(消费领域直接面对终端市场)或者居于产业链中配套地位(零部件制造而非主机),由此决定了小微企业大多缺乏面对上下游的谈判能力,上游采购不得不支付现款,下游销售不得不依赖赊销。造成的经营现实就是,小微企业经营面临上挤下压,经常处于流动性不足的经营状态。

  小微企业经营规模小,现实中很难保证经营的稳定性与连续性。但是从经营性资产配置上却不得不常备各项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原材料或产成品)。这种常备资产以满足不时的经营之需,是小微企业天然的经营现实条件。造成的经营现实就是,资产闲置情况常见,利用率低, 但又不得不将长期资金尽可能配置成资产,发生业务时利用短期负债开展业务。

  所以,小微企业经营常态是经营能力弱,可调控的自由现金流有限,短期流动性不足,短期偿债能力差,短期信用危机高发。

  2.小微企业短期融资居多,更易引发短期流动性危机

  小微企业自身条件同时也决定了信贷机构很难对小微企业进行长期授信。一方面因为小微企业缺乏抵押物;另一方面因为小微企业经营能力弱,经营劣化速度快。从信贷安全性考虑,信贷机构通常对小微企业的授信都表现为短期信贷业务。即便是标准的足值抵押贷款,银行也一定标明为短期流动性贷款,尽管与实际上的固定资产投资事实不符。

  名短实长的事实,要求企业每年倒贷,貌似测试信贷安全性,现实中沦为形式,徒增企业财务费用与银行灰色收入空间。只不过保留了银行随时抽贷和断贷的主动性,无异于掌控了随时引发企业流动性危机的主动权。从一个破坏性威胁的角度确保了信贷的安全性。除了足值抵押的贷款,小微企业还经常利用弱担保或者信用性质短期贷款开展经营。这些短期负债是需要在短期的经营过程中机动出现金流加以偿还的。

  3.小微企业经营与融资特征注定短期信用危机难免

  小微企业用于偿还短期负债的现金流主要表现为经营性净现金流。因为小微企业几乎没有投资性现金流入,负债如果达到边界时候也没有融资性现金流入。静态经营性净现金流表现为当期利润与折旧回流。动态的看,则包括临时性流动资金的周转回流。据前所述,小微企业的经营特征及其融资特征注定了,小微企业要经常面对短期负债刚性兑付问题。一旦经营环境和融资环境有所变化,很容易导致短期流动性危机。

  上述论述还没有附加小微企业涉及大量固定资产投资的情形。现实中小微企业或迫于竞争压力或源于成长驱动,不得不进行相应的固定资产投资,相应的还要不断增加配套性铺底流动资金。所以,短期信用危机问题现实中表现的更为严重。

2.png

  从信用危机的根源切入把握动态信用危机演进

  1.短期信用危机及其恶化趋势

  无论如何,小微企业出现短期信用危机,到期负债不能足额偿还,就会破坏信用,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因此老板们正常情况下不惜代价保全信用。如果经营劣化的趋势得以持续,意味着企业必须依靠续贷维持或增加负债规模保持流动性。因此分析企业维持短期流动性的方式与方法就有了风控的指引意义。

  一方面要分析经营劣化的趋势是否会持续,这要求深入分析经营劣化的动因以及改善措施是否有效;另一方面要分析企业是否用增加负债的方式维持流动性。如果经营趋势能够在既定期限内得以改善,短期内增加负债维持流动就不会恶化危机,如果经营趋势未能在既定期限内得到改善,增加负债将会因增加财务费用,进一步减少现金流而恶化危机,更严重者会促使企业资金周转进入恶性循环,开启全面信用危机的大门。也就是说,短期的流动性危机向全面的、长期的信用危机渐进式演进,如无强烈有效的改进措施,危机会愈演愈烈。

  因此,可以清晰看到由经营危机导致的,从短期流动性恶化到长期信用风险爆发的风险演进路径。关键在于,现实中经营劣化经常伴随着融资环境劣化同时发生,所谓祸不单行,由此使得小微企业信用风险演进表现出一定的演进惯性,上山难、下山易,危机呈现出逆转的困难性。

  2.考察短贷长用比短贷长投更有风控意义

  短贷长投是指短期贷款被用到长期投资的用途,长期投资经常被错误的界定为固定资产投资。短贷长用则是指短期贷款被用在长期用途上,包括了铺底性流动资金对短期贷款资金的占用。后者在信贷风控中更具风控价值。短贷长用已经是资金性质产生错配,如果长期得不到矫正,势必会产生危机。

  所以,负责任的风控监控首先要监控企业的短贷长用现象。要清楚维持一定经营规模需要长期占用的资金底限是多少,如果短期负债已经被长期占用,那么维持短期负债规模就成为了维持经营正常的一个前提条件。即使经营不劣化,融资环境变化也会导致经营出现劣化,进而开启风险的大门。这时就需关注企业是否具备经营能力,提升经营业绩,及时关闭风险这扇门。

  短贷长投是一种风险状态,只有企业特殊的集聚性投资情况下,才可以采用的极端资金配置方式,因而也是信贷风控重点的监控状态。短贷长投如果发生在外部经营环境极为有利的条件下,可能会促成企业的跨越式成长(惊险一跳)。如果经营环境一般,或者企业经营能力提升不及投资预期,则很容易导致企业陷入经营困局。所以如果是从短贷长用演变成短贷长投,本身已经说明信用风险累积到了恶化的边缘,距离全面危机爆发一线之隔。

  综上所述,信贷分析应高度关注资产与资金期限上结构性矛盾。短期流动性危机是信贷风险的源头,信贷风控要求本溯源,才能提纲契领,把握资产、资金期限矛盾的动态变化趋势,结合经营和融资变化的具体情况,预判风险状态与演进的趋势与速度。如此才可能事半功倍的达到风控目的。

  融资存在的信用问题

  1、抗风险能力差。

  大部分小微企业处于初创期,存在经营不稳定、规模小、获取经营决策信息能力弱的特点,因此小微企业普遍存在抵御风险能力差,小微企业庞大的创建数量和倒闭数量几乎一样著名。

  2、法人治理不健全。

  小微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所有者目标和企业经营目标高度一致,这使企业经营灵活,富有活力的同时经营决策风险也大幅增加。

  3、管理制度落后、财务不透明。

  与中、大型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相比,小微企业存在管理制度落后、信用意识薄弱、财务信息透明度低等问题,甚至可能存在会计出纳由一个人兼任的资金管理风险,财务数据不实风险高,很多企业存在多套财务报表的情况。

  4、缺乏优质可抵押资产。

  由于与中、大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自身存在诸多的不足,因此为了降低放贷风险及审贷成本银行偏向于选择增加抵押物的形式,弥补小微企业信用不足和贷前审查不充分的问题以降低放贷风险,而大部分小微企业没有可用于抵押的固定资产,因而贷款受阻。

  5、贷款期限短、规模小、时间紧、频率大。

  由于小微企业体量小,其发展所需的资金量比较小,而且小微企业经营灵活,普遍资金储备不充足,其资金需求往往取决于订单情况,所以一旦订单来了就马上需要资金。从银行方面考虑,每一笔贷款都要经过严格的成本收益测算,针对小规模贷款银行的信贷审核、监管是会消耗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小额借贷的边际成本,这在影响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的积极性的同时也拉高了小企业贷款的成本。

  6、专业信用服务投入薄弱。

  目前评级机构的评级理论和评级模型服务大多针对的是中、大型企业,缺乏针对小微企业的信用投入。

  7、信用数据缺失或不实情况严重。

  由于数据的缺失,导致金融机构无法准确的评估小微企业的信用状况,因此在金融机构放贷管理中,形成风险无法准确评估的局面。

  8、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不完善,企业信用意识薄弱。

  综上,我们可以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原因归纳为两类,一方面小微企业先天不足,银行从风险规避的角度考虑不愿意给小微企业放款;另一方面受小微企业贷款特点及信息不对称的影响,金融机构审贷及贷后监管成本高,银行从成本收益的角度考虑不愿给小微企业放款。因此建立一套小微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就是我们研究的主要方向。

  信用评价方法的意义所在

  研究小微企业信用风险评估与防范的问题应当从小微企业固有的缺陷,通过建立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征集机制,整合小微企业的信用信息,解决信息不对称和信息获取成本高问题;培育小微企业信用意识,提升企业信用水平;建立了小微企业信用档案,完善地区信用体系;研究适合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价模型和方法,解决小微企业信用评估问题。

  其意义在于,一是有利于改变传统的以抵押为主的信用基础和信用增级方式,着力营造一个以“现金流”为核心,以第一还款来源为重点的纯信用融资环境,从而为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二是有利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及信用意识,改善小微企业整体素质;三是有利于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难、生存难的处境,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壮大,既能够有效的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又符合发展普惠金融精神;四是有利于地方政府了解当地小微企业信用现状,并针对性做出相应解决方案;五是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持和增加就业、维护社会稳定。

  信用风险解决路径

  做好小微企业信用评估与防范工作,需要从三个问题着手,一是小微企业自身信用水平的问题;二是提升小微企业及其相关方的信用意识;三是信用发现的问题,面对小微企业的良莠不齐,我们必须能高效、准确的评价目标企业的信用水平。为此,需要做9个方面的努力。

  1、研究各部门信用信息互联互通机制,信贷征信数据库与市级企业、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的数据交换和应用。

  2、针对小微企业的普遍存在的融资难现状,首先要解决的是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和使用的问题,需要解决数据的采集与整理难题,要与大中型企业有所区别,能够符合小微企业的现状,使数据的收集具备可操作性。在采集小微企业工商信息、财务税务信息等数据的基础上,综合其他方面信息,重点将企业特征、小微企业特征、行业特征等信息指标纳入最终的风险评估项中。这一环节主要,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紧密结合互联网及大数据技术。

  3、研究适合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估模型及授信模型,便于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进行评级及授信。信用风险评估中最核心的部分是针对性的建立小微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模型,该模型要充分体现定量及定性的综合评估,并给出相应的实证分析结果。

  4、研究小企业信用管理体制、机制,为小微企业开展信用管理提供指导和支撑,帮助小微企业提升管理能力,改善信用水平。

  5、通过研究小微企业的发展特点、经营模式,识别小微企业在发展、成长过程中的信用风险状况以及关键影响因素,科学掌握小微企业信用风险形成的内在规律。及时了解小微企业运行和发展情况,对小微企业发展态势及时进行研判、科学预警,为企业自身和其交易对手提供决策依据,为研究制定和完善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和决策提供基础支撑。

  6、培育和规范信用服务市场,推动开展小微企业信用管理咨询服务,研究信用管理咨询服务在社会各领域的渗透方式。

  7、研究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研究,引导小微企业自主提升信用水平。在政策环境建设方面,首先需要建立以优惠扶持政策为主导的配套政策,为信用良好的小微企业提供绿色通道或者其它便利措施,简化行政事务审批流程。积极的政策引导可以加强小微企业对信用的价值认识。此外还需要帮助金融机构完善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政策、授信思路和产品设计,指导其它社会成员与小微企业之间的经济活动等。此外,联合惩戒机制是小微企业信用风险防范的必要机制,需要跟进小微企业的经营特点,设计联合惩戒的分层分级方案,确保真正恶意失信的企业受到应有的制约,为小微企业发展环境打造健康的环境。

  8、研究适合小微企业诚信宣传与教育机制,使小微企业树立正确的信用意识。

  9、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是信用信息采集、更新、共享、交换、评级服务、咨询服务、信用公示等一系列具体功能实现的载体。我们将从平台的功能和信用信息安全方向研究。